部落评论家
Published on 2025-08-08 / 10 Visits
0
0

南茶坊:呼和浩特的历史与文化地标

在呼和浩特的繁华市区中,南茶坊十字路口不仅是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,更是一段厚重历史的见证者。作为清代规划城外四大驿站之一,南茶坊与北茶坊、东茶坊和西茶坊共同构成了城市的历史脉络。南茶坊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,成为至今仍被人们频繁提及的地名。

南茶坊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代康熙三十年,当时在归化城外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分别设立了驿站,供人们歇脚和搁置货物。南茶坊作为进出归化城内外的重要通道,承载了无数商旅和行人的足迹。随着历史的发展,四大茶坊中唯有南茶坊保留了其存在感,成为呼和浩特人口中常叫的地名。南茶坊小学、南茶坊公交车站等地名,都是这一历史传承的见证。

在南茶坊的北边,曾有一座著名的老爷庙,供奉着关老爷,并有一把清代乾隆年间用生铁打造的巨大青龙偃月刀,彰显着这里的庄严和威武。可惜的是,这座庙宇在上世纪80年代被彻底拆除,但它依然是老呼市人时常闲聊的话题。

南茶坊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,也是市井文化的缩影。在旧城,有许多能喝茶的饮水站,南茶坊也不例外。爱喝砖茶的街坊邻居们经常在这里聚集,谈论着家长里短。饮水站的屋子里弥漫着独特的混合气息,包括被子、夹烧麦的香气,滚烫开水沏好的砖茶,自卷烟卷的呛人味道,以及众人长时间攒在一起的味道。尽管这种环境过于奢侈,但对于老呼市人来说,这依然是一个充满回忆的场景。

上世纪八九十年代,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,南茶坊十字路口逐渐有了更多的车辆通行。伊利公司的总部当年就设在南茶坊十字路口的西北角,不少人夏天来这里批发雪糕,这是80后最解馋的画面。再往西边走一点儿,就是享誉塞外的观音寺,这座庙宇坐南朝北,与全国各地普遍坐北朝南的“正座”规格相比,十分少见。从清代嘉庆年间开始,每逢庙会时分,这里总是人声鼎沸,成为老归绥地区的三大庙会之一。

南茶坊往南一些,是曾经令人望而生畏的孤魂滩,一座古老的东岳天齐庙坐落于此。从清代至民国,数不清的走西口人没能回到山西老家,便被草草地安葬在这里的济终社。这一片用乱坟岗子来形容,绝对不过分。野狗和老鼠横行,老人们也把这一带叫“孟鲁荡”,到了晚上,阴森恐怖。

如今,南茶坊已成为呼和浩特历史文化旅游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。从北门十字路口走到大召,再继续往南就到了南茶坊。若是还往南走,就到了著名的昭君博物院。随着城市的不断提档升级,南茶坊已不再是从前陈旧的样子,而是焕发着呼和浩特文化魅力的靓丽地标。

南茶坊,这个承载着厚重历史和市井文化的地方,正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八方来客,成为呼和浩特的一张文化名片。


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