部落评论家
Published on 2025-08-08 / 5 Visits
0
0

莜面:山西与内蒙古交界的谷物传奇

在山西与内蒙古的交界处,有一片土地,这里土地贫瘠,历史上一直人口稀少。然而,正是这片看似不毛之地,却孕育出了一种独特的谷物——莜麦。莜麦,这种为数不多能适应这种自然条件的谷物,从播种到成熟只需三个月的时间,成为了当地人生活的重要支柱。

莜麦的种植过程充满了艰辛。农民们在长城脚下的油麦地里辛勤劳作,手拿镰刀,弯腰割麦,汗水浸透了衣衫。莜麦的收割只是第一步,接下来的加工过程更为复杂。莜麦要经过三次高温处理,才能驯服它刚烈的脾性。特制的锅灶便于莜麦粒均匀受热,水分蒸发后,出现金黄油亮的颗粒。然而,莜麦上的绒毛无孔不入,一旦接触刺痒难耐,因此,加工过程中必须做好防护。

莜面的制作更是一门艺术。莜麦很难形成面团,需要用滚水和面,淀粉烫熟后才能增加面团的延展力。醒面后揉压,莜麦面团才稍显服帖。作为村里最会做莜面的主妇,杏花无需借助任何工具,仅靠一双手,就能变换出各种精巧的造型。山西人叫“烤姥姥”,内蒙人称“窝窝”,这些莜面食品不仅是主食,更是当地人智慧的结晶。

莜面食品的种类繁多,有莜面窝窝、莜面鱼鱼等,每一种都充满了地方特色。在杏花的手中,莜面被赋予了新的生命,成为了家人和朋友共享的美食。莜面窝窝靠姥姥是竖着的桶桶,莜面鱼鱼则是细腻的面条,每一口都充满了浓郁的麦香。

在那些俯首皆是的平淡日子里,莜面装点着幸福和甜蜜。一家人围坐在一起,分享着莜面美食,谈笑风生,其乐融融。莜面不仅提供了能量,更成为了连接家人情感的纽带。

如今,随着时代的发展,莜面已经走出了这片贫瘠的土地,成为了更多人喜爱的美食。然而,对于当地人来说,莜面不仅仅是一种食物,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,一种生活的态度。在这片土地上,莜面将继续书写着它的传奇故事,成为山西与内蒙古交界处的一张独特名片。


Comment